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学作文大全 > 食趣作文

食趣作文

作者:第一作文 来源:未知 时间:2021-03-20 字体: 手机浏览

食趣作文4篇

下水作文1:《食趣》

王磊老师

每到五月,和煦的风。碧绿的桑树上,阳光照在心形的叶子上,闪亮闪亮。一颗颗桑葚从枝条的底部开始挂到树梢,像一颗一颗的珍珠,红色的、紫黑色的。不知不觉间,桑葚熟了。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80后的我们,对于桑葚我们更是有一种时代的情怀。

小时候,家里能有个14寸的黑白电视就已经很了不得,但也没啥节目可看,更别说游戏机了。于是田野就成为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们的乐土。我们是大地的后代,在泥土里,我们滚在哪里,欢乐便延展到哪里。

于是,在田野里刨食,主动寻求“大自然的馈赠”,便是一个农村娃最基本的野外生存本领。你能找到能吃的、好吃的,便是你在农村孩子里的领导力。

所以,每到初夏时分,绿叶下,当一棵棵桑树桑椹挂满枝头的时候,紫红香气似乎老远就闻到。这个时节,能找到桑葚、并且带领你的“队伍”吃到香甜的桑葚,便能够给你“增粉”很多。自然,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男娃娃,我是不会放弃这个“增粉”的机会的。

对于桑葚,作为一个地道的小吃货,儿时的我很有研究。桑葚的果初长时一定是绿色的,一旦成熟就有了区分:一种是最常见的深紫色,甜度适中。另一种是白色,熟透的时候呈现光亮的奶白色,超级甜,吃多了甚至有腻的感觉。

而我最爱吃的是一种紫偏红,它熟后会泛着诱惑的光泽,是最好看的,也是最少见的,味道甜中微酸,让您吃着很爽口的那种。







通过几天的观察的走访,我们一群小伙伴就聚到了一起,终于锁定目标:上学路上柳树村刘奶奶家门口桑树上的紫桑葚。

机会终于来了,中午骄阳四射,大人们吃过午饭休息了,我们蹑手蹑脚从家里出来,直奔大桑树而去。

诱人的桑葚在微风下轻轻晃动,好像在向着我们这些孩子招手。看四下无人,我们迫不及待地爬上了刘奶奶家用石头砌成的矮墙。啊!这些绿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桑葚终于就在眼前了。我们灵巧的小手上下翻飞,专捡那些黑紫的大个桑葚往嘴里塞。一个个熟透的桑葚,丢进嘴里,稍一咬,汁水就流满嘴,那种惬意的香甜流遍全身,让心情舒畅。

邻家小弟弟个子小,够不着,看我们眉飞色舞地吃着,他站在墙根下咽着口水急得直跳脚。这时,已经吃的差不多的我们会把熟透的桑葚扔给他,小弟弟顿时绽开了笑脸,他仰着脖子张开小嘴去接,谁知一颗颗熟透的桑葚有不少砸在了他的脸上,顿时脸上开出了一朵朵紫色的花,眼睛都糊住了,引来大家的一阵哄笑。小弟弟可管不了这些,他用手抹下眼睛,只顾把桑葚一颗接一颗往嘴里放……

吃完以后,小伙伴们相互一看,脸上、嘴巴上、甚至牙齿里,全都是那种洗不掉的深紫色,一个个活像京剧里的大花脸。这个时候,欢乐的笑声便一直回荡在那棵桑树上。

如今,童年吃桑葚的趣事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那嬉戏的场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甜甜的味道还留在心里。

童年的记忆,宛如夜空的繁星,呼唤着食物中的童趣,在记忆的长河里愈加鲜明。

写下这些文字时,猛然想到:和"桑"有关联的还有一个词,那就是——桑梓。原来,故乡才是记忆和快乐的根。

的确,味蕾的记忆就是这么倔强,无论何时何地。



下水作文2:《食趣》

七年级3班 陈安琪

捻一段旧时无忧的时光,忆一地温柔,将其湮没在过往岁月里,不回首,亦不停留浅尝。殊不知,总有那么一个物件,偷偷揽那年入怀,往后在触及之时,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温馨。

驱长车,在滚滚烟尘里,趁着假期我回到老家,一进门,便能闻见扑鼻的香气。那香气浓郁,醉人,却没有城里闻见的那般腻。缕缕艾香从蒸炉中溢出,弥漫于整个厨房间,升腾起的雾气,笼罩着冲进来的我,使得这里一片朦胧。迷离间,我看见了奶奶忙碌的身影,不大的厨房里奔来跑去,一会儿给灶下膛中添柴草,一会儿端出热气腾腾的粽子,又一会儿舀水持火。我愣愣地站在门口,不知该干些什么,奶奶或许早已看见了我,须臾,塞给我一个刚出炉的粽子。

“热的,快吃。”

我赶忙应诺,三下两地解开粽子,细细剥开艾叶,潮湿的艾叶早已弄湿了我的双手,而我却全然顾不得去擦拭,刚见一点白色糯米,便立刻咬下去。糯米很软,很黏,粘在牙齿上,余香便在口中肆意挥毫。留下深深浅浅的牙印,那是期待与幸福。绵软而香甜,炙手而难得,恍惚间,手中只剩下几根长长的艾叶,散发着残余的幽香。回到餐厅,家人同样在品尝粽子,桌上摆着小碟的白糖,那是甜的留恋,桌旁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那是温馨的驻足。







饭后,奶奶撤走餐具,搬上来一篮篮的生米,干艾叶红枣等等,我迫不及待地靠近桌沿,拎起两片艾叶,胡乱地卷成沙漏形状,抓起一把米就要往里面倒,或许是过于急切,米撒下不少,灰青的地板上霎时溅起点点星辰,汇成壮阔的画面。我略带惭愧地收拾好自己的狼藉,不知所措地望向奶奶。“没事,我来教你,看好了。”说着,奶奶便提起艾叶,挽成漏斗,舀起一勺糯米递给我,又温柔地握住我的手,将米徐徐倒入漏斗中,她的手是那样平稳,丝毫感觉不出几分焦躁与慌急,她的心是那样平静,似乎任何事情皆兴不起她心中的波澜。倒好后,她轻轻抓起一个红枣将其没入糯米之中,最后帮助我盖好顶层,用绳子裹紧。之后我又试了几次,其过程的有趣深深吸引了我,奶奶望着我包好的几个大粽子,欣慰地笑了。

此时的我除了成功后的喜悦,更多是百感交集。我犹然记得,儿时的记忆是漫天的雾气,是永远吃不完的粽子,是粘牙的糯米,是奶奶欢喜的笑靥。她总是给我端来一盘盘的粽子,或甜或咸,每一次艾叶的拆开总是带着满满的好奇与欣喜,永远不知下一个口味是什么,永远不知用筷子捣开糯米后,是看见鼓鼓的红枣呢,还是黄黄的咸鸭蛋黄,是方方的猪肉呢,还是小小的红豆。我仿佛听见,那满足的欢笑,我仿佛看见,那幸福的笑靥。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伴随着学业的压力,导致我看望奶奶的次数日益减少。很多端午,我总是在家里度过,匆匆忙忙吃完买来的粽子,便要回房间继续学习。我吃过很多口味的粽子,甚至有星冰粽,焦糖味粽等等,口味的新奇却令我怅然若失,每每吃完却没有了那年的欢喜。童年时的粽子味在我的味蕾中逐渐淡化,儿时的期盼亦在我的记忆中渐行渐远。我望着灰扑扑的天空,望着高楼大厦下来来往往的车辆,如今,还有谁,能真正停下来,去亲手包出一个红枣粽子呢,还有谁,仍在坚守与传承这门手艺呢,还有谁,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呢。我们停留在吃粽子与开拓新口味粽子上,却没有人肯继续往下。更有甚者,端午节的概念,同样被车水马龙,滚滚尘埃覆盖,再没有以前的喜悦了。

“妈妈,我想吃粽子 。”“有时间我出去买几个,不过,你真的喜欢吃?糯米很粘牙的。”

是的,我喜欢。



下水作文3:《食趣》

七年级4班 陈乙秾

“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暑假已至,由于妈妈最近工作繁忙,每顿饭只能以外卖搪塞过去。刚开始,我还觉得这样新鲜有趣,每天花样丰富。渐渐的,我开始想念记忆深处的那份食。

说起有趣的“食”,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某次丰盛的“食”,或是春游时分享的“食”,又或是学校食堂的大锅饭香喷喷的“食”……但对于我而言, “食趣”一定是外婆做的饭。

平时在家,时间挤压的寥寥无几的妈妈,每顿饭都会尽量用心的做,但为了效率,随着燃气灶滴的一声响,如龙卷风般一会儿就能端出一盘滴着血的牛排,或是一锅炖。我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可最近餐桌上总是出现外卖,使我慢慢接受不了。外卖里的食材没有家里的那么安全、质量保证,所以吃多了便会感到油腻。再美味新鲜的食物,装在简陋的塑料盒里,都会让人不太有胃口。

这时,我就想起老家外婆做的美食。外婆早已退休,每天时间很充沛,又对做饭有大量的激情。早中午三顿,虽然不一定每顿都大鱼大肉,但每次吃,都能感受里面暖暖的爱心。

也只有经历了天天以外卖为食的生活,我才开始珍惜在老家天天吃外婆做的饭的时光。小时候,每顿饭都会和弟弟请求外婆打开电视,观看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从而忽略了饭菜的健康美味,以及饭菜背后外婆每早去菜场挑选最新鲜的蔬菜,然后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仿佛吃饭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个每天必做的,平淡无奇的任务。但外婆依旧每顿餐都保持有荤有素,都会尽量用心使它健康美味。但这一份暖心,都在小时候的我们在眼前掠过,现在才回忆印在心中。







有种幸福叫家里的饭菜,叫外婆做的菜。外面的饭菜也许色香味俱全,但还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也许少得是那股热腾腾的热气,还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的人气。在学校吃是为了基本的维持体力的需要,只有回家,看到外婆做的那热腾腾的饭菜,才感到打心底里的家的温暖与幸福,心中无所顾忌,安心、轻松。于是现在,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幼稚的我和弟弟,每次吃饭时,不会再嚷嚷着想要看动画片,而是等待大厨外婆最后一个坐下,一家人拿起碗筷,一边“食”,一边“趣聊天”,一家人在明黄温暖的灯光下其乐融融,感受真正的“食趣”。

我想,食与趣相合,呈现的不仅仅是如何去吃,更是如何让意义深入生活的细节,使每一天的每一件小事,都值得回忆与品味。



下水作文4:《食趣》

七年级3班 巩梦钧

蝉鸣聒噪,绿树阴浓。白瓷碗散着白气当啷一声被端到餐桌,一家人在饭香中说笑。

“哎,你还记得不?你小时候可烦捉跌喽龟了,天一黑,你就在嘴里念叨——别出来呀,别出来。我和你爷爷就等着捉它,你这一念,还真怕它不出来。”奶奶边给我夹菜,边闲聊。

一大家子都看着我笑了起来。

奶奶口中的跌喽龟,就是金蝉。

“我不是怕黑嘛,不敢跟你们出去,一个人在屋子里又害怕。就想出这么一损招,觉得说一说它们就不会出来了,当时年少啊!”

在我们家乡,夏天有捉金蝉这一活动。上到八十多岁老太,下到两三岁的小屁孩都加入。捉的金蝉,等到秋天做盐炒蝉虫,还可以拿蝉壳卖钱。

捉蝉虫是件麻烦事,要等到夜色正浓时。它们喜爱在黑夜慢慢爬上树,等待脱壳变成白白的知了。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变成我们随处可见的黑知了。

天一黑,家家户户就出动了。手里拿着探照灯,身上还背着一个大瓶子,这是放蝉虫用的。我还记得我不那么怕黑时,跟着爷爷奶奶去捉蝉虫的那几次。

我背着个较小的瓶子,手里拿着一个较小的手电筒,在石子路上蹦蹦跳跳。看别的小伙伴瓶子里都装了好多个了,才真正开始行动。

电筒射出暖黄色的光束,我就借着这光束排查一个个树干,小朋友眼力好,不时就能看到几个。能够着的我就抓,不能够到的当然是喊爷爷奶奶来。不过他们帮我拿下来的,还是要放到我的瓶子里。对我来说这可是一场比赛。

当时也没有时间概念,等到瓶子装的差不多了,沉甸甸的,我才觉得有睡意。

夏去秋来,秋天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收集的壳终于有着落了,收壳的小贩沿着小路骑车,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叫他停下,手提着一大袋的壳,那金灿灿发着光的壳。







虽然卖壳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但秋天最重要的还是吃蝉虫了。奶奶把蝉虫洗的干干净净,满身泥土的盔甲变得金光闪闪,真帅气。洗干净的蝉虫放到加了油的锅里炒,再加点盐。等到香气溢出来,融入到空气里,飘向我们鼻旁,就可以盛出来了。

我其实不太喜欢吃蝉虫,奶奶一夹我就跑的远远的。最后还是吃了,奶奶告诉我,吃蝉虫可以长翅膀。我信了,但这效果似乎有些太慢了,我到现在连翅尖都还没冒出来。

“我都忘了,你姥姥不是带过来一包跌喽龟吗?明天给你们炒着吃哈。”这是奶奶说的话。

“又可以长翅膀喽。”

一家子又笑了起来……

    本文链接:http://www.gaozhongzuowen.net/a/123097.html

    上一篇:2020,我的中考

    下一篇:走进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