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古诗句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来源:2022-09-29 05:53 时间:2022-10-29 手机浏览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宋代 / 李清照

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古诗翻译

落日的余晖像熔化了的金子,傍晚的云彩像围合着的明月,如今这一个劫后余生的人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渲染柳色的烟雾渐渐地浓郁,笛子还吹奏着《梅花落》的怨曲哀声,究竟谁能知道还有多少春意?正当元宵佳节日暖风和天气,转眼间难道不会有骤降风雨?有人来邀请我参加这般宴会、驾起宝马香车来接,被我谢绝。

难以忘怀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闺门中的妇女多有闲暇游戏,记得特别偏爱正月十五那天,头上戴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还有用美丽的金线撵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到如今形象容貌十分憔悴,乱发像风吹雾散也懒得梳理,也懒得夜间出去看灯了。倒不如偷偷地守在帘儿底下,听听外面别人家的欢声笑语。

古诗解释

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

雪柳: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详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

济楚:整齐、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古诗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临安,约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间,这首词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古诗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紧接“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李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当时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四处充满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竟“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浓郁的。虽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词人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以上三小节结构相类,都是两个四字句,是实写,写客观景色的宜人,紧接着一个问句,反衬出主观的不同感受。归结到本篇的主题: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然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请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中州”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当时宋王朝为了点缀太平,在元宵节极尽铺张之能事。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到正月十六日”,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其中提到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夜的景象:“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日”条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首词里的“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的正是作者当年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全是写实,并非虚构。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自己只落得飘流异地。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又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呢?“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更多李清照宋词赏析请关注诗词库的李清照专栏。

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古诗作者介绍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李清照的名句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出自 宋代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李清照的古诗

夏日绝句

声声慢·寻寻觅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残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

武陵春·春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满庭芳·小阁藏春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点绛唇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永遇乐·落日熔金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临江仙·梅

殢人娇 后庭梅花开有感

打马赋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题八咏楼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钓台 / 夜发严滩

金石录后序

行香子·七夕

长寿乐·南昌生日

新荷叶·薄露初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