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第一书记》观看心得及感悟5篇
《我们是第一书记》记录了全国各地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搞产业、兴教育、抗台风、保丰收等事迹,讲述了他们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生动经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我们是第一书记》观看心得及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看心得及感悟篇1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自在全国上映以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阔步新征程的昂扬斗志。影片用一个个真实故事生动刻画第一书记们扎根扶贫一线,用热血挥洒青春、用行动诠释奉献的动人事迹,勾勒出一幅有关青春、奉献、责任、勇气的时代画卷。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县都会从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年轻干部到贫困村、难点村、后进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派干部认真履职尽责,披荆斩棘、负重前行,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观影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如果我是他们该怎么办?我该从何处着手带动百姓增收富?我要怎样才能向他们一样做到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所以我理解选派“第一书记”的意义就在以下方面:
一是党组织和群众的沟通桥梁,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第一书记”作为党组织从各单位选派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代表,带动扶贫是其核心任务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支点,是联通党心民心的中坚力量。因此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是接触农村工作的重要一环,农村工作是保持稳定的前沿阵地,也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加大对薄弱基层党组织的帮扶力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升级晋位,要通过抓好“第一书记”工作,切实改善困难党员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是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选派“第一书记”,就是为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群众汲取营养,为群众贡献才智。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依靠本土力量、本土资源、本土人才来实现,借助外力帮扶,将输血彻底转为造血的持续动力,才能为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搭桥铺路、牵引定调。同时,这也给广大选派干部大施所能、大显身手提供培养锻炼的广阔舞台,和“练兵场”。
“第一书记”就应该要“驻村”,只有下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让党和政府的政策在基层落;摸实情、办实事,与村干部一道为民排忧解难,促进当地发展。真情实意、真抓实干,才对得起“驻村干部”的称谓,才是真正“助村”的好干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要深刻体会到第一书记们艰辛的付出、执着的坚守和攻坚克难的勇毅。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奋勇拼搏,在最美好的年华写下洋溢青春活力的篇章。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看心得及感悟篇2
电影讲述了作为省里选派干部的沈浩同志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六年风雨人生。在那里,他和当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桥,建设新农村,实现了他的到小岗村前的抱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同时更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认可与爱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并且挽留他的人数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这一次,永远地将他留下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选择:选择小岗的大家,舍弃自己的小家,纵然心中有对老母亲和妻儿深深的愧疚。选择执着前进,倾情奉献,虽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胁被打。选择留下,继续奋斗,尽管前进路上有千难万险。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感动过后,应该有更深的思考。我们的人生价值何在?什么是我们永恒的力量源泉?我们该做些什么?沈浩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那就是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用实际行动去为民谋福利,去获得人民最真诚的信任。正是坚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沈浩才坚持留在了小岗村。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作为一个父亲,沈浩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偶尔的见面也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情;作为一个儿子,沈浩更是把年迈的母亲送到了老家,让哥哥帮忙照顾,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能比这种精神更为难能可贵。
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全体驻村队员学习,学习他身上无私的奉献精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看心得及感悟篇3
影片以一位八零后书记旺青罗布的故事作为开篇,他在扶贫上选择了养羊,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之所以选用这个角度作为开篇,因为旺青是产业扶贫的代表,而产业正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一大关键。这个角度对于观众也比较友好,便于理解影片传达的理念。
任杰认为:“当时去西藏,我们所在的村子,最大的脱贫问题,就是产业问题。在这片家园里面要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产业是关键。因为刚拍的时候,他们是散户在养,很难形成产业,所以书记说服大家,把个体行为变成集体行为,共渡难关,一起来建设新的合作社机制。”
影片中四川布拖县博作村原第一书记胡小明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在书记任期过后,出于责任感,他毅然选择回到自己扶贫过的大凉山村庄,助罗洪书记一臂之力。他了解当地的情况,对当地人有着非常真挚的情感,也是因为他,当地有了第一个幼儿园。除此之外他还建起了养鸡场,把鸡蛋送给孩子们吃,当孩子们在镜头前剥着蛋壳吃着鸡蛋,脸上自然地露出笑容时,银幕前的观众能感受到这份扶贫事业的伟大。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看心得及感悟篇4
在2022年2月,我们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影片的镜头也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这也是好几位第一书记提到自己接下来的任务。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团委书记、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安明泰在看完影片后表示:“能有这么一部银幕作品给观众展现确实是让我很惊叹,脱贫只是第一阶段,如何在衔接乡村振兴当中,让他们能更好地发展,这是我所需要考虑的,这也是电影给我最大的一个启发。”
乌兰哈拉嘎苏木新郭勒嘎查第一书记苏德毕力格,山西阳坡村第一书记韩庚,河南孙庄村第一书记秦倩,阳春新坡村第一书记何鉴权,珠海背篓医生管延萍,柳州安宁村第一书记蓝波,扶贫烈士文伟红、冯永成、王新法、黄文秀、王秋婷、杨正清、曾红梅、曾翙翔……这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是不畏困难、山高人为峰的情怀以及无私为民的奉献精神。
《我们是第一书记》以饱含情感的方式,真实记录了第一书记们为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身体力行建设村庄的故事。这部影片所传达的,正是那份勇气、担当和奉献精神。这些用信念和信仰灌溉出希望之花的人民公仆,将初心与奉献书写在乡间大地上,值得被人民永远铭记。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看心得及感悟篇5
近来,笔者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这部影片以事实为根据,用生动感人的叙事手法向我们展现了x凤阳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影片和了解相关事迹,沈浩同志的行为之所以如此打动我,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有着“三心”。
一是责任之心。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沈浩同志始终能凭着自己对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用心做事,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沈浩来到小岗村伊始,便逐门逐户调研,深入了解小岗村存在的问题。调研过程中他发现,小岗村人民经济水平之所以迟迟不能提高,主要是以下两种因素在作祟:一阵受落后思想观念束缚太深,享受不到改革的春风、晒不到致富的暖阳,不少人对于传统的男耕女织生活习以为常;二则物资和权力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人民力量分散,任由少数人折腾,却敢怒不敢言。
二是无私之心。环境优越的省城与条件艰苦的小岗村,条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沈浩同志却能在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正如他的一位同事所说:“让一个省直机关干部下到农村最基层,不要说像沈浩这样为地方为百姓干了这么多事,就是能在村里住上三年他就是了不起了。”本来,三年时间过去,沈浩同志便可以回城里工作,但是,全村一百余户人家却在他离开之际一起摁下红手印挽留他,如此庄重的挽留让沈浩同志无法拒绝,于是他决定继续留在小岗村干三年。
三是大爱之心。对母亲,因不能照顾自己的母亲,沈浩同志不得不将母亲托付给在老家的四哥,并以磕头方式作出了“等我任职期满再去接您”的承诺;对女儿,因全身心投入工作,无暇顾及省城的女儿,因此不得不把女儿从省城送回到老家的一所条件艰苦中学读书……没有这种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为大爱的胸怀,沈浩同志是不可能在岗呆上一届又一届的。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时刻把群众挂心间的精神。尽管我刚工作不久,仅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务员,但是我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位居何种岗位,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始终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