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3篇

来源: 时间:2024-04-16 手机浏览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成为我我们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在收看了这部纪录片后纷纷感慨:“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

通过观看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6.jpg

我们已经远离硝烟烽火,对共产党人的考验依然剑悬头顶。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贴近群众,还是酒色升平?是公私分明,还是占公为私?是为大多数人利益奋勇开拓,还是为小集团利益围墙筑垒?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是挺身而出还是胆怯逃离?在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里,我听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一轮的集结号:到“中国共产党10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境,多少次历尽艰辛,绝地前行。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这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出发点,是共产党人由始至终对人民最庄严的承诺。或许前面还有湍流险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将人民视为上帝,人民就会成为承载我们的大地,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责任、人民、国家”,让我们记住这些神圣的字眼。它们会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它们会让我们产生战胜畏怯的勇气和舍弃安逸的精神。它们将指引我们做该做的,能做的,和我们会做的,去为神圣使命而奋斗。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

故乡:福建三明市宁化县

宁化人鬼叔中从2008年开始,搜寻拍摄客家民俗农事和传统工艺,先后完成的《玉扣纸》、《老族谱》、《砻谷纪》等三部纪录片,分别记录了手工造纸、雕版木活字手工制谱和钉土砻这三项濒临失传的老手艺,也诠释着他对于乡村的解读与记忆。2009年,《玉扣纸》入围第6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2010年《老族谱》入选第7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而《砻谷纪》更是在2011年被知名的“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入选第8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十佳纪录片。

2007年,某个午后。鬼叔中坐在窗前喝茶,顺手拿起一本书翻阅。这是一本由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主编的关于宁化宗教、经济与民俗的书籍。书里系统地概括了宁化县的文化、民艺与风俗,让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鬼叔中第一次对这个县城有了陌生的感觉。当时他的身份是一个诗人,在福建省内小有名气,也曾独立创办过一本叫《放弃》的诗歌民刊。

这种陌生的感觉让他决定做点什么。并不需要提前完善的准备条件,确定了内心追属,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

第一次,鬼叔中决定跟踪拍摄玉扣纸的手工生产过程。这是离他记忆里最接近宁化乡土的点。小时候乡里曾有过20多家的造纸厂,在被忽视的时间里逐渐消失殆尽。他四处托人打听,终于找到了最后在影片里呈现出的土纸寮。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与造纸工人住在一起,拍摄玉扣纸的生产过程,包括每一道竹的加工过程,捞纸浆、焙纸,他保持敏锐的视觉,向这项传统工艺的内部张望,并以影像的姿态使之永久存活。

怎么也无法绕开对民俗美感的追忆。民俗对他而言,与其说有什么值得玩味的美,倒不如说是某种对于记忆的挽留和生命的审视。他老家的祠堂里,陈列着一本《甯氏八修族谱》,当1992年的时候,鬼叔中在祠堂里看见师傅制作这份族谱的场景,就对木活字印刷以及一整套的仪规产生好奇。

2009年,鬼叔中在一次田野调查中偶遇同样钻研修谱工作的邱志强。他拍摄邱师傅工作的流程场景,了解越多,越觉得民艺的消失多么惋惜,“老手艺人都感叹没有年轻人想学了,因为学了也没市场。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化的脉络仿佛被突然切断了。”

《砻谷纪》一片记录的,则是农业工具土砻。砻谷机原来是很日常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后面就没有人再使用,也就没有人学钉砻了。这一纪录片,“记录的可能是最后一台土砻的制作”。

去年,鬼叔中、孔德林、杨韬,3个宁化人,一位纪录片导演,一位画家,一位先锋设计师,合作了《清明・忘》,也是关注乡村、传统、民艺。鬼叔中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工艺、传统的流程,孔德林更为随意地做一些绘画创作,杨韬则希望,把鬼叔中镜头下的那些好东西,最终通过设计,使之功能发生变化,与现代生活产生关联,比如将鬼叔中片中所述宁化玉扣纸,作为包装元素,用来包装普洱茶和一些食物。

几年来,鬼叔中几乎去遍了宁化镇的所有乡村。他在客厅贴着一张大大的宁化县地图,对每个村落的民间信仰进行挖掘。他相信,民间信仰是了解一个村落民俗最直接的通道。2012年,鬼叔中针对各种民间流行的“迷信”,拍出了《罗盘经》,生动地呈现出客家民间的底层信仰和生活习俗。口语中的客家方言,亦被字母还原成为古雅的汉语。

对他来说,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与人分享,而选择纪录片的方式,就是故乡带给世界的一个口信。

海峡旅游

×鬼叔中

海峡旅游:现在想起故乡宁化,印象最深的童年记忆是怎样的?

鬼叔中:童年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青山绿水的贫乏时代,也是一个单纯的幸福时代,就像看伊文思的电影《早春》,大家都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从里到外洋溢出来的。

海峡旅游:闽西客家人日常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对您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鬼叔中:据我观察,宁化及周边客家地域的人很注重时令节俗和婚丧嫁娶之仪式,这里的风土风物,包括民俗民艺、民间信仰、乡村礼仪、饮食文化等等都还保留得比较古朴完整。

我感恩少年时代清贫的乡村生活给予我的馈赠,童年的乡村经验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诗人雷平阳说,故乡我们干嘛一直要回去呢?因为它是有法度,有尊严,值得爱的。也许就是这个情结让我要初心不改地做一个念旧的人、一个传统农耕文化的拥护者和记录者。

海峡旅游:第一次萌生出把这些老传统、老手艺拍成纪录片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有了这样的想法?

鬼叔中:2007年我接触到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主编的《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一书,我发现书中所写,明明是我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但却奇怪地觉得有点陌生,我才意识到自己对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如此不了解。于是我开始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跑自己的家乡,跑劳格文教授书中提到的那些村子。2012年夏天,有幸与劳格文教授在复旦见面,我感谢了他对我的启发,让我开始了拍摄收集整理客家风土民俗的工作。

海峡旅游:在持续关注故乡,回顾传统之后,您自己的生活、态度有因此产生什么大的变化?

鬼叔中:对生命更加珍惜,对自然更加敬畏,警醒自己不骄不躁,安住内心。

海峡旅游:您觉得传统生活、习俗、手艺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鬼叔中: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几十年来传统都处于劣势。但是就像童年记忆对一个人影响至深一样,传统就是中国人的童年生活。一个人在渐渐成熟和老去的时候,会慢慢地学习回头看自己的小时候,才知道自己现在一切的个性、态度与情感,都可以从童年中找到根芽。我相信,传统习俗和手艺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现代机器化无法代替的温暖,传统的回归和复兴会成为一种趋势。

海峡旅游:对未来有怎样的计划?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

一、运用镜头语言,增强作品吸引力

一部有吸引力的作品就是要“好看”,只有吸引住观众的目光,才能发挥其影响力

其首要一点在于影片故事和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上,它既不需要凭空捏造情节,也无需过度雕琢渲染,仅仅依靠几个人物真实生活场景的特写,甚至可以是还原“原始”生态的自然记录即可奏效。

在笔者前些年拍摄的纪录片《乡村导演》中刻画了一位戴着小礼帽工作积极、爱较真、时刻给村民枯燥乏味的乡村生活带来欢声笑语的“草根导演”。用小景深的长焦镜头(长焦镜头改变透视,可以使远处景物看似离得很近,这样可以在拍摄时不打扰人物)拍摄节目排练的场景,保证了拍摄的客观性。用广角镜头(广角镜头视角开阔,可以在局促的空间拍摄较宽的景物)来表现“乡村导演”朴实幽默的动作细节,如给自行车充气的夸张动作、用唾沫卷烟这些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使主人公一登场便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起到放大人物生活细节的作用。抓拍“乡村导演”组织村民编排节目的场景,现场气氛热烈,导演“热情高涨”,当人物情感上升一定的情绪时,由于忘我而忽略了摄影师的存在,切实展现出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真实”是作品“好看”的重要元素。

其次,纪录片的创作,不仅需要客观真实,更要有主观引导

观众在对“乡村导演”里的个别细节捧腹之余,更多会对片中的那句“除了每日忙于编排节目外,李导每周六都定期去镇农科站上会儿网……他送给村民的不仅是欢声笑语,还有更多的致富经”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李导”又是作为新农村时代背景下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一个缩影来表现。这些主观指导下的艺术介入,使观众看到一个有故事、有起伏、人物性格饱满结实的影片,而不是一盘平铺直叙的画面素材。

拍出一部好的作品,即使设计落在桌子上的一缕光线也应该包含编导者的理念和姿态。在笔者拍摄的纪录片《山村女教师》中,“于老师领着三个学生步行20多里,翻过三道岭、涉过两条河去镇上学校上英语课”、“深夜在昏暗的灯光下备课”、“于老师与丈夫交流学生的教学和安全问题”等事件,在旁人看来也许平常,但如于老师这般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则显得弥足珍贵。于老师本人也许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教育事业的伟大与崇高,让更多的孩子们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就是于老师最大的安慰。借此,观众能不能设身处地感受到于老师的心境呢?“哪里有最好的教育哪里就有最好的未来”,通过客观记录,赋予影像以内涵,将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染力放大,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005年度,笔者曾拍摄过一部后来获得过部级奖项的电视纪录片《校长助理》。起初,笔者打算拍摄这次竞选活动时的一些花絮,反映目前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但当“校长助理”选拔活动正式开始后,该校学生参与此次活动表现出的那种强烈的自信心,顿时让编导眼前一亮,并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拍摄题材。可以说,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捕捉,展示了同学们积极进取的生动形象,立意鲜明,这也是这部影片得以胜出的重要原因。

二、丰富视觉词汇,扩大作品影响力

视觉词汇是镜头语言的基本单元。视觉词汇注重的是个性化的特征和情节化的叙事主线,赋予镜头以具有内涵的视觉词汇。

笔者执导的纪录片《海岛女教师》只有三个场景:简陋的教室、女教师陈燕的家、礁石海岸。摄影师跟进陈老师组织学生海滩课外活动的场景:老师让学生们回答单词,阵阵涛声伴随着师生的欢声笑语,这一看似快乐的场景却让人不自觉地泛起一丝酸楚。镜头语言逐步深入,突出矛盾,运用表现人物真实情感的视觉词汇,来创造表意空间,使“海岛女教师”那强大的信仰力量深入人心。只有有着深厚的生活阅历、岁月积淀的人才能体会:青春易逝,陈老师能在孤岛上坚守着教师的信仰,是多么难能可贵,引人敬佩!

片尾的几组空镜:野花在微风中摇曳;静谧的海滩;浪花拍打着礁石、涛声依旧;从平淡朴实的分镜中,提炼生活本源,达到情感的升华,才能使纪录片成为一部逐渐细化、升华情感的作品。与此同时,伴随着画外音:“陈老师那动人的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泪水在暗暗地流淌”……舒缓的配乐响起,有效强化了该片的表现力,对表现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音乐所具有的丰富的表情性和配合视觉词汇的表现功能,在纪录片整体气氛的渲染、画面时空的转换和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调整组织结构,提升作品感染力

如果说纪录片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那么,它同时又是一种“叙事”的艺术、一种“结构”的艺术。例如:在笔者前几年拍摄的纪录片《建筑师的日记》中,当建筑师坐在试运行的快轨列车上望向车窗外,摄像机的镜头跟进,窗外的建筑在成长,似乎与建筑师昨天的期待和构想慢慢重合,进而引出“城市的成长犹如一辆有轨电车,记载着城市的往事……这只是大连的基础设施的冰山一角,千千万万的人和我一样,热爱并祝福着这片土地”的影片主题。

再如《校长助理》采用交叉蒙太奇的镜头语言,通过对人物的采访不断引出新的线索,视觉词汇的变化充当影片的关联词:“第一个召开竞选会议的是七年二班的姚洋,请她的智囊团为她出出主意”,笔者提问姚洋“谁是你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引出王娅菲的出场,再通过摄影师深入王家,对其父母的访谈引出对当今应试教育体制利弊的思考,从而实现了其典型的套层结构。

上世纪90年代伊始,纪实的创作观念开始兴起。纪录片的创作从官方主导的宣传工具到更多从人文的角度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跟上了国际纪实影片文化的潮流。然而,我们发现纪录片镜头语言的滥用现象也日益凸显,很多纪录片过于重视技巧,创作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我们必须对纪录片镜头语言的应用有一个本质的、深入的认识,达到多种艺术手法综合应用,才能站在专业的高度来创作出蕴含丰富、思想深刻、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